

5月7日,泉州職業技術大學舉辦人工智能學術論壇。論壇主題為“智聯世界,創新未來:人工智能的挑戰與機遇”,在泉州市中華職教社、晉江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下,由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承辦,泉州市數字經濟促進會、泉州市人工智能學會協辦。出席論壇的領導、嘉賓有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周傲英,中科院研究員李俊,華僑大學教授柳培忠,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福建人工智能計算中心COO張歡、泉州市中華職教社副主任卓晨雷、晉江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吳清淡,及我校校長吳濱如。論壇由我校副校長郭霏霏主持。

吳濱如校長在致辭中向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她表示,數字經濟是福建省四大經濟之一,正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此次論壇旨在匯聚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和各界精英,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趨勢,分享前沿研究成果,為福建省乃至全國的人工智能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泉大于2023年入選首批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構筑“四鏈融合”“政校行企研”五方高效協同的平臺,推動產教融合由淺入深、由虛變實,切實助力產業提質增效。泉大希望通過此次論壇,搭建一個產、學、研、用全鏈條的交流平臺,與各位嘉賓深入交流、分享經驗、探討合作,共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福建省的廣泛應用和深度融合。

周傲英以《人工智能時代的創新型數字人才培養》為題作此次論壇的主旨報告,他從“互聯網改變世界”“數據是底層邏輯”“數據是能源動力”“數字人才的培養”等維度展開論述,互聯網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世界,促成了大數據的國家戰略,復活了人工智能,使CV和NLP重煥活力。而數據是互聯網的底層邏輯,帶來新科學與新的人文主義、再造生產關系、重塑信任體系。他強調,數據之于數字化,正如交流電之于電氣化,因此,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數據從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副產品變成當前的新要素,成為新能源動力,促進經濟的變革,將把人類帶入數字文明時代。數字人才要樹立正確的數據觀,認真思考和應對新趨勢,重構與領域密切相關的IT知識體系,進而推動數字化轉型。

李俊作《仿生機器臂設計與控制研究》的報告,從“仿生機械臂的結構設計”“機器人自適應控制系統”“仿生機械臂控制研究”等維度展開講解,舉出大量實際研究案例闡述仿生機器臂的發展與優勢,以詳細的圖文闡述機器人控制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相關特色及控制層級等,并深入淺出介紹其研究團隊在仿生機械臂控制的相關研究與成功案例。

泉大一直致力于深化產教融合,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打造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晉江經驗”,聯合創新產業學院是字節跳動授權的數據服務基地,與泉州市全速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泉州市泉大智行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發了“半自動化數據標注平臺”。聯合創新產業學院書記林江鴻副教授對平臺做介紹。

柳培忠圍繞“人工智能起源的背景”“人工智能時代的創新發展”“對‘智能’的深層次理解”“人工智能帶來的變革與價值”“應對人工智能的挑戰的策略”等方面作《人工智能和創新發展》的報告。

張歡以《大模型時代下的昇騰計算》為題,從“AI大模型發展趨勢及應用方向”“昇騰一站式大模型解決方案”“昇騰在福建”等方面,介紹人工智能、AI大模型、AI算法等發展情況,詳細闡述昇騰一站式大模型解決方案,著重介紹福建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賦能福建產業集群、加速產業升級,構建五大服務能力,夯實人工智能賦能平臺及科技創新服務底座的實踐與計劃。
這是一場思想的盛宴和智慧的碰撞,來自不同領域、不同背景的智慧火花,匯聚成推動人工智能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