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懷感恩之心,善莫大焉。自古以來,人類感恩的美德一直在延續。古人云: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對于中國人而言,感恩是中華民族傳承多年的傳統美德,懂得感恩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品質,能知感恩也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的最起碼的覺悟要求,為此我院在2018年5月13日晚19:00召開以“常懷感恩之心,常保進取之情”為主題的班會。

人之所以區別于一般動物,就在于人是有感情、有道德,有感恩之情、有正義和責任之感。我們常說的“孝道”、“尊師”,就是要求子女對父母、學生對老師感恩。人人都應當常懷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撫養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關懷你的人,感激幫助你的人,感激鐘愛你的人。用感恩心做人,用報恩心做事,世界就一定會變得更美好。
正因為感恩所以我們懂得進取。常保進取之情,走向成功。懶惰是很簡單的因為懶惰不需要理由只需要借口。我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要克服內心的不情愿、不想做。人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對未來的渴望和為之奮斗的動力。
當代大學生的我們就應該常具進取心,常具進取心的人,渴望有所建樹,爭取更大更好的發展;為自己設定較高的工作目標,勇于迎接挑戰,要求自己工作成績出色。在學習中,常保進取心可以使你產生自我激勵的動力,并為之辛勤耕耘。“進取心”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它能使你永不滿足于已經取得的成績,而是進一步求索、不斷進取、定向新的成功。
常保進取之情,才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讓集體與自己共榮辱,一起走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