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加強同學們的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提高同學們的法紀素質,使同學們深刻學習法制教育,了解了更多的法律常識,增強了辨別是非和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誘惑的能力,為構建平安和諧校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讓同學們明白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違法與犯罪之間的聯系告誡同學們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及行為,培養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犯罪,增強法制意識。我院特以班級為單位,在2018年5月20日開展以“加強法制教育,增強法制意識”為主題的政治理論學習。

所謂法律思維方式,指按照法律的規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決法律問題的習慣和取向。讓同學們樹立起正確完善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教育同學們在學校要做遵守校規校紀的好學生,養成自覺遵守和維護法律的習慣.以后進入社會做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好公民、好青年。
我們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法制正在不斷完善的時代。法律是我們的保護傘,敬畏法律是錯誤的想法。當代大學生有必要增強自己的法制觀念,提高法律修養。在生活當中要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當今,我們國家的法律還不健全,所以大學生有義務和責任去為法治社會貢獻力量。提高法律修養要在認識和知識構成上都有所提高才行。
對大學生開展法制教育主要是通過傳授必要的基礎法律知識,使大學生充分認識依法治國,增強法制觀念和社會責任感,正確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積極學法,嚴格守法,主動用法,自覺護法的重要性。
如果大學生能有較高水平的法律意識,這對法律的實施無疑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進而帶動和促進全體社會公眾對法律實施的支持。從某個角度講,大學生法律意識具有導向功能,這種導向是相對于社會公眾而言的。法律意識的功能主要指社會公眾把法律當成自己生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自覺依法辦事,自覺維護法律尊嚴。而就法的適用而言,法律意識的功能主要表現在對專門機關的司法活動進行法律監督,保證法律得到切實有效和公正、及時的實施。